800小说网 www.800xs.me,最快更新重生南非当警察 !
1915年的当下,西线总长度超过五百公里,参战双方在西线的总兵力已经接近一千万人。
这么多人挤在这么狭小的一个区域内,那些迂回包抄侧翼攻击之类的战术都无从谈起,要击败敌人只剩下正面突击一个办法。
正面突击是罗克最不愿意使用的战术,世界大战进行到第三年,英法联军和德军挖战壕的水平突飞猛进,战壕的防护能力越来越完善,要突破阵地,就只能硬生生用人命去堆,所以西线的“屠夫”才会层出不穷。
英法联军的霞飞和黑格被称为屠夫,德军那边指挥凡尔登战役的威廉皇储也没有好到哪儿去,但是因为威廉皇储是皇室成员,所以德国的报纸才口下留情,但是那并不能改变德军也伤亡惨重的事实。
罗克最大的优点是,他不会向霞飞或者黑格那样墨守成规,指挥作战的自由度更高,换成是黑格指挥在比利时的进攻,那么远征军在比利时的进攻恐怕多半又会演变成另外一个凡尔登或者索姆河,黑格就算是发现机会,多半也不会派出部队在德军防线后方登陆。
多兵种联合作战,需要各兵种之间的密切配合,对指挥官的素质要求很高。
现在的英军部队,连最基础的步炮协同都还没有学会,让他们执行抢滩登陆任务就是送死,看看地中海远征军在达达尼尔海峡战役前期的表现,简直惨不忍睹。
另一个时空,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和同盟国加起来只有一次成功的两栖登陆作战。
这个时空好多了,单单是英国远征军已经顺利实施了两次两栖登陆。
达达尼尔海峡战役那一次,虽然两栖登陆并没有起到决定性作用,但是成功将奥斯曼第五集团军牵制在加里波底半岛,从这个意义上说,达达尼尔海峡战役的两栖登陆也是成功的。
刚刚担任德军总司令的兴登堡和担任德军总参谋长的鲁登道夫万万没想到英国远征军在更换了指挥官之后进攻如此凌厉,比利时境内是德国的第一集团军,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第一集团军的指挥官是亚历山大·克鲁克,因为在马恩河战役中错失了占领巴黎的机会,马恩河战役后亚历山大·克鲁克被解职,新的总司令是阿尔布雷希特公爵,在第一次伊普尔战役中,正是因为阿尔布雷希特公爵的出色表现,德军才能凭借一群刚刚入伍的预备役新兵顶住了英法联军的进攻。
罗克接手英国远征军总司令职务后,在比利时发动新的进攻,德军一败涂地,必须有人为此负责。
严格说起来,德军的溃败和阿尔布雷希特公爵无关,坦克初次亮相战场就大放异彩,换成是在东线表现出色的鲁登道夫和兴登堡指挥德国第一集团军,也无法阻止罗克的进攻。
骑兵第二师占领泽布吕赫港之后,阿尔布雷希特公爵惨遭解职,接替他的是巴伐利亚王储鲁普雷希特,罗克的老对手。
占领泽布吕赫港意义重大,泽布吕赫港是德军在英吉利海峡内的最后一个港口,失去了泽布吕赫港,德军的潜艇就无家可归,再别想像以前那样神出鬼没。
占领泽布吕赫港之后,骑兵第二师又和第13师、第15师联手攻占布鲁日,对根特的侧后方形成威胁。
鲁普雷希特不得不命令防守泽布吕赫港的德军部队主动撤走,留给远征军的只有一座空城。
远征军并没有满足,十月三号,远征军继续向安特卫普和布鲁塞尔同时发动进攻,这一次进攻有更多的坦克参与,英国政府购买的第二批坦克终于送到法国,这一批坦克共有500辆,不过暂时还不能发挥充分作用。
英国远征军现在的问题是有了坦克,但是却没有足够的坦克手,南部非洲的坦克手之前都已经调到法国,所以远征军要自己培训坦克手。
德国的工业实力也确实是强大,坦克出现在战场上仅仅一个多月,德军就已经研发出76毫米反坦克炮。
76毫米反坦克炮是在76毫米野战炮的基础上改进的,德国的工程师仅仅是改进了炮架结构,野战炮就直接变成了反坦克直射炮。
反坦克炮装备部队后,装甲部队的损失直线上升,到十月十五号,罗克不得不停止进攻,德军的拼死抵抗是重要原因,另一个原因是越来越冷的天气。
今年比利时从十月初就开始下雪,到十月十五号,布鲁塞尔的积雪已经有一米深,坦克热个车都要半个小时以上,部队伤亡越来越大。
随着英国远征军停止进攻,法军部队的进攻也被迫停止,历时近一年的索姆河战役终于结束,整场战役中英国远征军伤亡45万人,法军伤亡34万人,德军伤亡54万人。
如果不是索姆河战役后期是罗克在指挥,那么英国远征军的伤亡会进一步增加,德军的伤亡也会更少。
当然了,以上这些数字都是各国官方给出的数据,除了这些数字之外,协约国和同盟国还公布了一些数据,英国政府声称在1915年有15万人在西线牺牲,法国公布的牺牲数字是26万,德国公布的数据最少,1915年全年,德国在西线居然只有14.3万人战死。
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都是1915年爆发的,凡尔登战役从一月份一直打到11月,索姆河战役也是一月份爆发,不过只打到十月罗克就主动停止进攻,德军仅在凡尔登就损失了43.3万人,怎么可能只有14.3万人战死。
德国可没有英国远征军那么多经验丰富的医生护士,也没有设施完善物资充裕的野战医院。
其实英国公布的数据也是打了折扣的,罗克了解到的情况,英国在1915年的牺牲官兵总数应该是在30万人左右。
这个数据不能公布,要不然的话温斯顿马上就要下台,英国也要退出战争,民主自由不是开玩笑的。
顺便提一句,在英国政府的宣传中,德军在1915年共有约89万军人战死,如果把伤员也算上,这个数字还要翻十倍。
这个时代的媒体就是这么荒谬。
关键是,这么荒谬的数据居然还有人信,这就让罗克实在是哭笑不得。
在这一波宣传中,《泰晤士报》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罗克大笔资金的支持下,现在《泰晤士报》的销量已经超过《每日邮报》和《每日电讯报》,成为英国国内发行量最大的报纸。
神奇的是,纵然编辑和记者在报纸上满口跑火车,《泰晤士报》依然树立起公正客观形象,被誉为英国报界的“良心”。
到11月,各个战场都逐渐陷入沉寂,凡尔登战役结束了,法军损失了54.3万人,德军损失43.3万,凡尔登成为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持续了整整一年时间,法国和德国都损失惨重,德国方面直接导致法金汉辞职,兴登堡和鲁登道夫上台,法国这边也不消停,凡尔登战役期间,法国政府不敢找霞飞算账,怕影响到军心士气,现在凡尔登战役终于结束了,法国政府第一时间要求霞飞辞职,新任法军总司令是在凡尔登战役中表现出色的罗伯特·尼维勒。
罗伯特·尼维勒之所以表现出色,和罗伯特·尼维勒的能力真没多大关系,如果不是英国远征军及时发动索姆河战役,大大牵制住德军兵力,那么凡尔登战役应该会在几个月前就结束。
影响凡尔登战役结果的因素有很多,布鲁西诺夫在加利西亚的进攻也是原因之一,法金汉为了帮助奥匈帝国防守,把原本准备派往凡尔登的部队调到加利西亚,这直接导致法金汉被解职。
威廉二世没有法国总统扑恩加莱的耐心,凡尔登战役还没有结束,法金汉就被解职直接送到罗马尼亚,德军高层动荡不安,这也同样影响到了一线部队的军心士气。
如果仅仅是这样,还不足以让罗伯特·尼维勒大放异彩,罗伯特·尼维勒绝对要感谢罗克的帮助,正是因为罗克在比利时开始新的进攻,兴登堡才不得不从凡尔登抽调部队增援比利时,这直接导致德军在凡尔登也陷入兵力不足的困境。
所以德军才会多次主动放弃阵地,将墨兹河东岸的土地全部还给法军。
这都被当成是罗伯特·尼维勒的功劳。
11月初,第九次伊松佐河战役结束了,闹剧在伊松佐河畔再次上演,参战部队的表现就像是个笑话,整个1915年,意大利王国和奥匈帝国在一系列伊松佐河战役中一共有14万人战死。
11月14号,罗伯特·尼维勒接替霞飞成为新的法军总司令,曼京在凡尔登战役结束后,又在凡尔登发起了几次进攻。
这几次进攻都没有攻破德军防线,鲁登道夫担任德军总参谋长之后,德军的土木作业也是进步神速,到年底之前,曼京一共发动了四次进攻,唯一的成果是给法国在1915年的伤亡名单上又增加了4.5万人。
看看人家这效率,再看看意大利王国和奥匈帝国,连杀人都不专心,真该被逐出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