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 快穿之教你做人 > 38.八零年,有点甜

38.八零年,有点甜

800小说网 www.800xs.me,最快更新快穿之教你做人 !

    【官方防盗章, 订阅比例达到一半即可正常阅读】

    郁夏是年后过来的,得有两三个月时间了,想起来还是像大梦一场,很不真实。

    她难得出门一趟,特地设定了智能代驾, 盘算着路上这会儿还能看看新闻,才看了没两则飞车就撞了,郁夏猛一下磕到头,当场昏迷。

    昏迷着的时候她看了一场颇具时代特色的小电影, 讲的是军嫂刘晓梅历经坎坷之后的幸福人生。看完醒来她就成了片中没几个镜头的女八号, 名字叫郁夏,是刘晓梅的高中同学。

    女八号人生经历知之不详,从几段对话看来,她同女主角是一个大队的,两人关系谈不上好,也没什么过节。她命格外好,机缘巧合嫁给同乡的混混,并且为此放弃了读大学的机会, 当时人人都道可惜, 谁也没想到不出几年那混混就混出了人样,做起生意, 当上老板。

    看完全片, 郁夏更懵了。

    这女八号的人生比女主角还要顺意, 她过来既不能替原主逆袭也不能替原主打脸, 这根本就不符合穿越基本法!

    郁夏困惑了几天,后知后觉明白了问题所在——

    片中,这个命好的女八号有个心气颇高的姐姐,那是个能来事儿的人,同亲妹子相反的是她命不好。

    郁夏刚过来的时候这姐姐哪儿哪儿都挺正常,突然有一日,她眼神就沧桑了,夹杂着掩盖不住的复杂,时有愤怒时有快意。早先这人做梦都想飞出农村,说要上大学嫁给城里人,头年秋国家宣布恢复高考,说是应届高中毕业生和具有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劳动知识青年均可报名,郁春听说之后就辞了缫丝厂的工,回家来专心复习,准备赶第二年的考试。

    她先前是挺积极,年后就变了,说是每天都在看书,叫郁夏看来就是装样子糊弄家里人的,复习效率很差。她也不再憧憬城里的生活,没提过下半年的高考以及上大学的事,反而将目光投向了东头的老高家。

    高家是大队上的富裕人家,别家还是泥瓦房他家就住上了火砖房,他家的高猛就是女八号那个混混出身的丈夫,到八十年代末他身家数百万,队上数他最能耐。

    这就有意思了。

    郁夏估摸着女八号这姐姐要不是穿越来的要不就重生了,这都不重要,关键她心思歪了。在片里她过得不好,哪怕有幸得到重头来过的机会,占有无数先机,也没想着靠自己混出个人样来。她第一之间寻了捷径,那就是抢!男!人!

    那敢情好,郁夏还就怕改不了剧本,哪怕千年后各种观念已经相当开放,她依然继承了花国人的传统,坚持认为处对象要缘分结婚要慎重。她和高猛显然缘分不够,至少看片的时候就没来电,在这个前提下有人抢不是刚好?

    ……

    手里端着木盆,心里揣着事,郁夏脚步没停,稳稳当当往回走。半道上她还遇见了骑自行车回家的高奎,郁夏没把这一出放在心上,她赶着回去晾衣服,家里那几只老母鸡也在等她喂食。倒是高奎,都错身骑远了,还特地刹了车,回头瞅她一眼。

    高奎归家之后先把自行车推回堂屋锁好,从拴在横杠上的布口袋里取出一包瓜子两包糖,把东西交到他妈陈素芳手里,看陈素芳拿回屋去锁上了,才说起他方才遇上郁家二妹的事。

    “那姑娘瞧着怪好看的,很配咱家猛子,她这都十七了,妈咋没去探探口风?”

    陈素芳白他一眼:“是好看,就是太好看点,队上这些男青年盯着她的还少了?娶回来只怕守不住……倒是郁家大妹还成,嘴甜屁股大,我看她准能生儿子!”

    高奎摸着良心说,郁家两个姑娘生得都不差,郁春大几岁,身量彻底长开了,瞧着很是丰满。郁夏更是美人胚子,哪怕是城里来的知青都说没见过比她更周正的,先前还有知青想勾她来着,别看她是个没见过世面的乡下土妞,真不好哄。他妈说守不住,高奎不这么想,他心说要是能成才是猛子的福气。郁夏性子软和,手脚勤快,倒是她大姐郁春,嘴甜是不假,平素说得多做得少,心气高心眼子多那些个条件差的都不见她搭理,那才是个不安分的人。

    高奎在心里比较了一番,又说:“这种事总归得看猛子的意思,要我说,猛子一定不喜欢郁家大妹。”

    在边上缝扣子的高红红一听这话就乐了:“人家还瞧不上我哥呢!我早先就听说了,郁春也在复习功课,还想同郁夏一起参加高考,她想读大学,想嫁进城去。”

    陈素芳瞪闺女一眼:“谁不想进城?城是那么好进的?郁夏才十七还能拖几年,郁春都二十二了,还挑拣什么?要我说她配咱猛子就挺好,猛子见天胡闹那是没开窍,等结了婚总该知事,咱家这条件在大队上都是数一数二的,委屈不了她。”

    这个家里大事是高老头说了算,其余全听高老太陈素芳的,高红红深知她妈的能耐,心道说不过说不过,麻溜的闭了嘴。

    那头陈素芳坐回原处去纳鞋底,边忙活边叨念着。

    高奎也没多嘴,借口说去地里看看跟着躲了出去。关键人物高猛在干啥呢?他同另几个游手好闲的在临河的青草岸边吹牛打屁呢。在乡下地头当混混就是没城里那么有滋味,几人盘算着怎么找点乐子,聊着聊着也说到队上的女社员。

    “猛哥你也该娶媳妇了,咋没托人去说说?”

    高猛翘着个二郎腿,呸呸将嘴里那根草吐出来,问:“说啥?”

    “郁夏啊。”

    听到郁夏这名,想起她那张不输给画报上女明星的脸,高猛心跳都快了半拍。郁夏可说是队上未婚男青年的梦想,哪怕嘴上不说,心里谁不惦记?队上的女青年大多禁不住撩,给把野花给两颗水果糖就能叫人羞红脸,甜言蜜语一说半数都能手到擒来,郁夏就是那个特例,高猛瞧着农村这一亩三分地困不住她。

    理智上说这事没谱,他还是做着白日梦,高猛暗搓搓对领导人发过誓,要真能抱得美人归,往后笃定上进,他要好好赚钱,赚大钱给郁夏花用,不叫她吃丁点苦。

    可惜郁夏不知道高猛的决心,哪怕知道估计也不会有多感动。年少慕艾再正常不过,旖旎心思谁没有?哪怕一见钟情也不过是阵痛,关键是要配合吃药别放弃治疗。

    被高家人惦记的郁夏将衣裳整整齐齐晾好,转身往鸡圈里加了半碗糠,又给换了水,看老母鸡欢欢喜喜吃起来才到鸡窝那头去摸蛋。今天家里的母鸡依然很努力,郁夏一点就点出六个来,她往围兜里揣了俩,一手两个准备将鸡蛋拿回屋,还没出圈就看见几步开外的郁春。

    郁春满是纠结说:“咱家这鸡是认准了你,你在学校那几天,进圈里摸蛋很要些勇气,搞不好就要被追着啄。”

    郁夏心说生来亲和力高怪我咯?

    遇上飞车事故之前,她就是挂牌给宠物做心理辅导的,专门陪那些挑食厌食或者因为各种原因突然犯病的小可爱们聊人生,收费还不便宜。

    郁夏天生招猫猫狗狗喜欢,还不只是这样,从幼儿园起,包括校霸流氓小混混到她跟前都忍不住想拾起最后那点真善美。在随时都要被熊孩子逼疯的幼儿园老师以及猫奴狗奴宠物奴眼里,她郁夏就是食物链顶端的大佬。让这种大佬养鸡,会养成啥样你心里没点逼数?

    郁夏心里戏不少,嘴上却没多说,她冲郁春露了个笑脸就揣上鸡蛋进屋去,将蛋搁缸子里放好,又马不停蹄洗红薯淘米煮粥。

    同东头的高家比起来,郁家这日子只能说勉强能对付。早先郁春在缫丝厂上班的时候家里轻巧一些,她辞了工,闲在家中,进项短了又多张嘴吃饭,郁爸肩上的担子就重了些。

    还不止是一家几口要吃饭,等闺女都考上大学,路费以及学杂住宿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郁春能不能接着念不好说,郁夏机会很大,公社高中的老师都说她天生就是读书的料,要是连她都考不上,其他人就更没戏了。

    得了这句准话,郁爸绞尽脑汁想多挣两个钱,看他提前一年半载就急上火,郁夏劝说事到临头总有法子,这么说也没把人哄住,郁夏没法,回头写了好几篇文章送去报社。她那几篇文章都是立足现在展望未来,畅想十年乃至二三十年后的花国,看着就能想象出国家日渐富强人民幸福美满的样子……那稿子正好对了这个特殊年代的胃口,几篇陆续登上地方报纸,还有一篇格外出色,被县里的报社选送上市里,刊在了本市的日报上。

    郁夏陆续得了几笔稿酬,钱不多,好歹让郁爸高兴了一把。郁爸揣上报纸去郁大伯家中找上老爷子,又随手拎过大侄子让他把郁夏写的文章诵读了两遍,老爷子听得摇头晃脑高兴极了,拍胸脯说郁夏要是真有那能耐考出去,他给补贴一百块钱。

    这话郁家阿奶也听见了,她是点了头的,这下郁爸才长舒一口气,压在心里最大的一块石头终于给搬开了。

    算上郁家阿爷补贴那一百,郁夏多写几篇稿子,家里再给她拼一拼凑一凑,头年的费用至少齐了,她进城去读着书,后面几年的开销家里慢慢想辙。

    自恢复高考以来,郁爸梦里都是钱钱钱。同他相比,郁夏就心安很多,只要头年的学费够了,她到校之后可以争取奖学金,再打两份工,没准除去开销还能省下一些寄回家来,在大城市里要赚钱比乡下地方容易很多。

    原先她还在想要是郁春也考中,这点钱怕还不够,根据近段时间的观察,郁春能考上的几率微乎其微,她功课并不好,瞧着也不像是能安心读书的,别人不知道郁夏看得明明白白,这两个月她有一半时间在晃神,脑子里哪有装什么学问,装的全是想象中的美好生活。

    郁夏切好红薯,合两把米下了锅,前头春种那段时间,家里每天得有一顿干的,否则顶不下来,忙过了那阵就恢复到两顿红薯稀饭,几根红薯配两把米就能对付一顿,撑不着也饿不着。

    这边米下锅了,郁夏一边看火一边托着头想事情,嘴里哼着学校教的山歌小调,哼着哼着就发觉郁春又跟到灶台旁边。

    “姐你有事找我?”

    “……就是想同你聊聊,这都四月份了,学校那头紧张不?你复习得咋样?想上哪所大学?”

    郁夏偏头想了想:“是比去年紧张不少,我这边还顺利,考上的把握挺大。”

    郁春听了这话就想起来,上辈子她这个妹妹考得也是很好的。郁夏生来就得天独厚,家里数她最好看,数她最聪明,数她最好命……她八十年代就过上了阔太生活,让高猛捧在掌心里疼了一辈子,没吃过丁点苦头。

    有这样风光的妹妹,她这做姐姐的却是倒不尽苦水。

    郁春挤破头进城去找了个捧铁饭碗的对象,好日子没过几年,拿死工资的都成了穷光蛋。问郁夏借了笔钱想做生意,结果别人都赚,偏她血亏,后来只得寄人篱下去高猛的企业上班。

    找个男人,男人窝囊;生个儿子,儿子也没教好。一辈子用两个字来概括就是失败。

    哪怕倒带重来,让她把丢掉几十年的功课捡起来备战高考也不现实,郁春自问没那本事,她也没有做生意的头脑,思来想去,唯一能指望的就是妹夫高猛。

    她运气好,这时间点上郁夏同高猛还没任何牵扯,她刚好能横插一脚。

    上辈子郁春活得窝囊,不过至始至终郁夏都没任何对不起她。郁春也想过这么做是不是过分了,她又觉得上辈子是上辈子,不能和这辈子混为一谈,高猛和郁夏还没处对象呢,她这不叫第三者插足。

    再说了,老天爷心疼郁夏,错过了高猛说不准还有更好的。她长得漂亮,情商又高,头脑顶好,还愁过不上好日子?

    反观自己,能走的路太窄太窄。

    这么一番自我安慰,郁春心里没剩多少罪恶感,她又关心了郁夏一番,让她别只顾着复习,也要养好身体,毛/主/席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她说什么郁夏都点头,又聊了几句郁爸郁妈相继回屋,郁春帮着将稀饭舀出去,郁夏切了个腌萝卜,稀饭咸菜上桌,郁妈到隔壁院子将玩疯的郁小弟拎回家,一家五口就开饭了。

    那信封里装有三百二十块钱,其中有二百五是上面领导发的奖金,五十是小叔奖励她考上大学,这两笔是缝在衣服里头带来京市的。另外还有二十块,是省下来的困难补助。

    京医大给家庭困难的学生划了三档补助,分别是十八、十三以及八块。郁夏拿的就是第二档普通贫困补助,这一档只要是农村来的都能申请到。她八月底过来报道,跟着就写了申请,九月初领到第一笔,十月初又领一笔,两笔统共是二十六。郁夏将整十元装进信封里搁在柜子最里头,这个钱她没当室友面碰过,剩下一块两块的零钞、角票包括分票则放在靠柜门这边容易拿的地方。

    离家之前郁妈也准备了零钱给她路上花用,那一路其实没花什么,到校之后她统共就坐过几次公车,又从别人手里收了张票,花六块钱买了条牛仔裤来换洗。前次去新华书店还用了两块四毛,除此之外就没有什么了。

    郁夏想了想,后世的姑娘们为了美的追求穿丝袜也能过冬,她有两条牛仔裤,布料还挺厚实,配合着羽绒服足够保暖了。

    王阿姨说得很对,羽绒服是要买,除此之外还得添双胶鞋。京市这边冬天爱落雪,穿布鞋容易打滑不说,鞋子恐怕没干的时候。除去这两样,她最好还能再买个开水瓶,到数九寒冬洗脸泡脚都得兑热水,那水又不是随时都能打,每天就那几段时间开放,只备一瓶又是喝又是用铁定撑不住的。临到要用发现不够再问人借也不靠谱,你这边缺,别人也缺,谁都没多的。

    简单列出个清单,她跟着又给估了个价,羽绒服要六七十,鞋子和开水瓶便宜一些,三样算一起也得用到八十来块,考虑到这是在祖国首都,物价可能比南边稍高,她直接从信封里掐一百块出来,将钱和票一并夹进书里,其余照样放回原处。

    想了想,又将毛毯拿出来放到床上,十月初接连都是晴天,她搭着毛巾被睡觉正好,这几天是有转冷的趋势,毛毯跟着就能派上用场了。

    搬出毛毯之后,柜子里就有了空位,她将夏天那两身衣物叠好码进去,跟着搭上锁扣挂上锁头,至于夹着一百元纸币那本书则被她锁进抽屉里,后头两天课比较多,还是等周末再去百货商厦。

    郁夏这是第二回去百货商厦,看她一身打扮相当朴素,售货员本来不是挺来劲儿,直到从她嘴里听到羽绒服三个字。

    羽绒服啊,那可是冬天里最好的御寒装备,还是最近两年才搬上货柜的,先前少有听说。作为售货员,她们私下里试穿过,那是真暖和,穿上你就不想脱……然而和舒适度成正比的还有它昂贵的价格,六七十一件,一件衣服能抵全家一两个月开销。

    听说这打扮朴素的年轻姑娘要买羽绒服,本来懒懒散散磕着瓜子的售货员猛地就来了精神,她上下打量郁夏一眼:“对不起我没听清,这位同志你买什么?”

    “我要一件羽绒服,还要双胶鞋。”

    “羽绒服最便宜的六十五,你真要买?”

    看郁夏点头,她才从货架上取了两件下来:“衣服可以看,不让试穿,红的六十五,绿的七十五。”怕郁夏不明白差价出在哪儿,她还补充说明了两句,“你别看这件贵了十块钱,它是两件套,穿脏了好拆洗,六十五那件少个套子。”

    “有没有其他颜色?”

    售货员说没有,郁夏瞧着这孔雀绿是扎眼一些,颜色也还经典耐看,她想想自己皮肤白也衬得起,就点头让售货员包起来。

    “同志你说还要双胶鞋?要短颈还是高腰的?”

    口头说哪能知道鞋子长啥样,郁夏就让她指来看看,因为刚刚做成一笔大生意,售货员对她耐心挺好,她冲玻璃柜台最底下指了指:“就那两种,鞋底鞋面都差不多,一个鞋脖子长,一个短。颜色有三种,土黄的,军绿的还有迷彩的,你慢慢看,看好了我给你拿去。”

    郁夏蹲下来仔仔细细看了,短的那个是真短,不穿袜子的话整个脚踝都露在外面,另一双差不多有短靴的长度,她果断拿了双高腰的,挑的是更耐脏的迷彩色。

    这双鞋十五,羽绒服七十五,两样加起来一百就去了九十。她先前还想着多攒点钱,再争取一下奖学金,这样手头宽裕了,每年能买张票回去一趟。

    来一趟百货商厦才发现钱是真的不禁用,郁夏只得在心里告诉自己,回去要更努力学习,她得对得起家里的殷切希望、学校的期待以及舍管阿姨的关心,这百十块钱不能白花了。

    回去这一路她还在琢磨,因为从齐教授那里借来了专业词典,她这边每天能翻译好几篇文献资料,就想问问教授看有没有渠道将这些翻译的东西推销出去,这样她能赚个辛苦费,也能让国内的医学工作者以及医科学生看到这些好不容易引进回来的了不起的资料。

    郁夏原先还没这么迫切,也是羽绒服加胶鞋害的,她等不及想飞回学校去,回去同齐教授打听看看这事成不成。

    记得没错的话,这几年国家也很缺翻译,哪怕各大高校都在加紧培养英语专业人才,可人才的培养总是需要时间。

    再说,日常英语和医学专业英语之间也存在着鸿沟,郁夏能这么快啃下来还要得益于她的来历,她的英语压根不是在公社高中学的,她本来就会,还是很会的那种。

    隔着一千年的时光,词组结构语法等等方面是有变化,但她也不是今天才过来,这么长时间,基本也习惯了吃透了。

    郁夏琢磨了一路,在经过距离学校两个路口的自由市场时才想起来她能买上羽绒服还得感谢王阿姨,这么想着,她就拐了个弯转进市场里头,去称了点青枣。

    那枣是本地农民挑进城来卖的,个头不算大,尝着甜,价钱也不贵。郁夏称了两斤,想着经过宿舍楼下的时候匀一半给王阿姨。

    结果呢,她前脚迈进宿舍楼,还没来得及打个招呼,反倒先让人给叫住了,王阿姨坐在管理员办公室里冲她招手:“闺女你来,这儿有封你老家寄来的信,刚送到还没多会儿。”

    郁夏赶了两步过去,她顺手将衣服搁在一边,接过信封一看,上头写着永安公社红星大队郁学农寄。

    “是我爸寄来的。”她笑着把信收起来,准备回宿舍去慢慢看,跟着将那兜子青枣搁窗台上,“我刚才去百货商厦了,回来顺便称了点儿枣,吃着还行,阿姨你匀一些去。”

    能在京医大做后勤人员,家里条件都不会差,一般还要有点门路,王阿姨不缺这口,倒是郁夏,难得称点水果还想着她,是个好闺女。

    她这么想,就顺着拿了三五颗,看动作这么斯文郁夏还不满意,她一手提着袋子另一手往桌面上抓了几大把,接着不给王阿姨还回来的机会,提上羽绒服就准备上楼。迈出去一步之后又想起来,笑道:“这衣裳等降温了我再穿给您瞅瞅,买的时候人家只让报尺码,不给试,也不知道中不中看。”

    说到这个王阿姨就忘了那几把青枣,她上下打量郁夏好几眼,满是赞许说:“闺女生得俊,穿啥都好看,用不着试!”

    郁夏听过笑容更真:“那您忙着,我瞧瞧我爸信里写了啥,待会儿再下来陪您说话。”

    信里写了啥?还不就是那些吗。

    她拆开信封看里头有三页纸,瞅那字迹是郁毛毛的,他开头第一句就写了:“阿姐我是你弟,你寄回家的书信已经收到了,奶让大姐念了整整三遍,听过瘾之后将信收起来,连夹在里头那版委员长纪念邮票一起,锁在她那屋的柜子里头……”

    这开头就把郁夏逗乐了,她来京市之后忙着学习,只每晚睡觉之前才会想起家里。这会儿又想起来当初备战高考的情形,比起大步流星迎接新时代的祖国首都,落后的南方农村也有属于它的美丽。离家两个多月了,想起来还是挺不舍的。

    郁夏又接着往下读,郁毛毛在信里说,爸妈爷奶大伯小叔反正全家都挺好,就是大姐还没找到工作,看她也不着急。

    “家里那几只下蛋母鸡前段时间有点反常,喂什么都不爱吃,下蛋也不如之前来得勤。大姐说正好杀来吃肉,回头另养几只,妈舍不得,说那是你手把手照看的,说母鸡是舍不得你。阿姐你也别太担心,那鸡就反常了几天,现在又正常了,还是跟以前一样下蛋。”

    “对了还有,奶让我告诉你她养那四头猪长势很好,到过年一准能卖好价钱!奶说了,让你缺什么就买,在外求学别委屈自己,钱要是不够花就写信来说,咱立马给汇过去。”

    “阿姐你交给队长的复习资料在这一片都抢疯了,好多准备参加下届高考的排队来抄,队长从八月底头疼到现在,隔三岔五就在调解,生怕社员们争破头打起来。那个资料公社高中的校长看了,说非常好,还说就照这个复习,只要能吃透,保准能考出去。”

    “……”

    郁毛毛陆续写了不少事,都挺琐碎,郁夏一点点看下来,脸上的笑容没消失过。

    她看得正投入,宿舍门让人一把推开,两个学护理的前后进来,看郁夏人在宿舍正觉得奇怪,就注意到床上那件孔雀绿的羽绒服。

    “新的?你买衣服去了?”

    郁夏暂时搁下手里的家书,回头看她们一眼:“这不是要降温了?我听说京市的冬天冷得很,没件厚衣服不好过冬。”

    “你来报道没带棉袄?羽绒服多贵啊。”李文娟背身坐下了,她没说啥,另一个走到郁夏这头,还伸手来摸了摸衣服面料,摸够以后又是一阵羡慕,“这衣服真好,诶,对了,你不是每个月还领困难补助,咋有钱买这个?”

    “高考成绩出来之后公社上和大队上都发了奖励,我妈想着人离乡贱,就一分没留全给我带上了,今天买这两样就花了个精光。”

    听说是两样对方还楞了一下,她再一看,床底下还放了双崭新的高腰胶鞋。

    “这鞋也不便宜吧?”

    郁夏摊了摊手:“贵也没法,总得要买,到落雪天布鞋怎么穿得出去?”

    “你就把钱全砸这上头了?我听说别人领了补助还想着省一些寄回家呢。”

    郁夏懒得琢磨她这话是几个意思,想了想将羽绒服压扁,塞进柜子里锁上,锁上之后才回说:“我正准备同教授打听打听,看能不能找个活干,在外读书要添置的必需品不少,我家在南边,隔着几千里路,不像你们离得近缺点啥都方便回去拿。”

    她说着将信里最后两段看完,看妈和奶都让郁毛毛问她那什么羽绒服买了没,郁夏就准备趁热回一封过去,告诉他们羽绒服已经买到,还买了双胶鞋又添了个开水瓶,已做好过冬准备,请家里放心。

    第二封家书寄出去之后,郁夏才想起去齐教授的办公室,让她帮忙参详参详,看自己翻译的外国文献行不行,能不能靠这个赚点收入。

    别人或许不清楚,京医大的教授大概知道各省给状元的奖金额度,她原先想着郁夏应该不缺钱花,没想到对方在琢磨这事:“你翻译这个很专业,要肯定是有人要的,估摸还能开个不错的价钱……老师还是想问问,你是不是生活上有困难,有困难可以说出来,学校方面不会坐视不管,老师们也会帮你解决。”

    郁夏摇摇头:“您也知道我家是农村的,家里还有兄弟,我想着自己尚有余力,就想赚点钱寄回去补贴他们。”

    看齐教授还在犹豫,郁夏放软了声音说:“这些书我平时也在看的,不是单纯为了赚钱,学业方面您也可以放心,不会落下。”

    她都这么说,齐教授才松了口:“那行吧,你把这几篇翻译的稿子放这儿,我给你问问去。郁夏你想补贴家里是没错,也别太逼迫自己,学习不能落下是一方面,也要注意身体。”

    乔越就是齐惠桐和她先生乔建国生的刺头儿子,如今二十三,从几年前就在为国家做项目,具体研究些什么做爸妈的也不清楚,大概听说是计算机相关。

    乔家是高级知识分子家庭,这一家子还都没有去海外留学的经历,家底清白。前头几年那场浩劫也没牵连上他们,不仅没牵连上,他家三代人为国家建设出了大力,尤其是乔越,别看他话不多,平常总一副困倦模样,专业能力属于国内最顶尖,根据上头的说法,我国在电子计算机这块儿能不能超英赶美重点还要看这小伙子。

    电子计算机啊……齐惠桐不会用,但她见过,也听老公和儿子说了,说再过几年计算机就会逐步进入大学校园,它能让学习变得简单,它的运算能力对科研工作者来说更是不可缺的。

    齐惠桐仿佛听明白了,又不是很懂,不过有一点她知道:乔越这兔崽子比他们做爸妈的都能耐,他出息大得很呢。

    出息大有时候也不见得尽是好事,就拿乔越来说,哪怕国家没强制他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全在研究所里待着,他自己也愿意扑在项目上,哪怕到休息日,顶多也就是回家吃顿饭,让他妈念烦了就去书店看看,再不然去什刹海转上一圈。

    乔越这生活说单调也不过分,除了在专业领域要求超高,他其他方面都很凑合。说是研究生在读,就拿上了工程师级别的工资,每个月有二百来块钱,算上津贴以及科研奖金,这数字能翻一倍。乔越每个月到手四百来块钱,其中一半给他妈存着,剩下一半他留着以备不时之需,比如说经常要买点书,还有下馆子点菜也是一笔开销。

    乔越在某些方面顽固得可以。

    他有点轻微洁癖,偏食,还有个拿咖啡当水喝的毛病,二十几岁的人还任性得很……这个样子也难怪齐惠桐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