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 采采寻夫计 > 第五章 一见千年

第五章 一见千年

800小说网 www.800xs.me,最快更新采采寻夫计 !

    小时候我在朔方时,军营里的将士常常会讲起圣宗皇帝,毁誉参半。有说他英武的,有说他残暴的,不管怎么说,圣宗,也就是当今皇上的爹,当朝太子的爷爷,凭着杀伐果敢,威震外夷,边境祥和数十年。圣宗皇帝的故事,可以讲三天三夜。

    说起圣宗皇帝,就不得不讲起他的母亲,蒙兀国公主瑟弥惹。

    某一年的秋天,空气都是充满着暧昧的味道的一个季节。蒙兀国公最小的妹妹瑟弥惹带着两个侍女一路追猎一只梅花鹿,从日出的时候,到了日暮,骑在马背上的三个姑娘迷路了……

    谁又能知道,那不远不近一直出现在小公主眼可及,箭不可及范围内的那只梅花鹿,是不是上天派下来,引导她和当时还是皇太子的高宗皇帝相遇呢?

    那年的高宗皇帝,还很年轻。他遵循父皇的意思,正在大雍国沿境历练。

    彼时的塔马山脉,层林尽染。太子一身玄色长衣,配着那柄传世的长剑,不孤独,也不狷狂,就那样安静地立在一棵老松下,看着由远及近的公主。

    彼时的红叶,漫天,地上遍铺着红的,黄的,以及还有些残绿的叶子,厚厚地,散发出只有这样鲜有人迹才会有的山林的泥腥味道。昃日的光,透过层层密密的林隙,洒一些斑白在太子身上,一切的景致都在这个男人身边褪色,转而消失……彷佛天地间只有这个男人,有鸟儿的唧啾,有不知名的野兽的远啸,还有三个疲惫不堪却看到这个安静男人后,立时护在公主面前的侍女,这些统统都不能阻挡公主走向太子的脚步。

    确定地说,两人当时都没有说话,那种一见便是千年的感觉,不是每个人一生都会遇到。

    我一直觉得这个场景有点欠缺,应该是公主遇到狼或者虎的袭击,不能是野猪也不能是熊,场景就会不美丽,小公主落败,生死一线之间,正在历练的太子从天而降,动作知性而优雅,救伊人于危难追中。太子救走公主,带她回大雍,一路产生情愫,然后太子娶了公主。

    但是事实真的是,他们什么都没做。

    公主爱上了太子,太子爱上了公主,这是一世的缘,一世的劫。

    小公主长得极美,最奇特的是,她有一双有着紫色瞳孔的眼睛,当她看着你时,没有人不会醉在她如高山湖泊般纯净的眸光里。蒙兀尚武,但是她却自小接受着最好的文化教育。公主又极聪明,文理骑射,无一不晓,最得国公的宠溺。国公理政、治国、带兵,狩猎,身边没有不带着这个小妹妹的,所以就是放到现在来说,瑟弥惹的眼界,也不是随意一个公主能比拟的。

    同样也是,因为太爱,因为觉得世间男子没有能配得上公主的,所以国公拒绝了好多部落酋长,土司,甚至是国王,王子的求婚。国公不知道,他留下了公主,最后毁了蒙兀千年基业。这其实是天数,躲不过。

    公主和太子在塔马山脉,塔马河谷过了一月神仙日子,然后公主回了蒙兀,太子回了大雍。太子准备像蒙兀提亲,公主待嫁,就这么简单。

    然后的传说,不是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童话般生活那么美丽。

    大雍当时实力强劲,多次出兵蒙兀,想收复蒙兀为附属国。这种奇耻大辱,令国公立誓世代要与大雍为敌。他怎么可能叫自己最宠爱的妹妹嫁给敌人呢?

    国公盛怒,找到一个隐秘地方关起公主,斩了提亲使者。大雍当时正是全境水患连连,不可能为了太子的婚姻,起兵蒙兀,乱了国家大计。于是,只有太子发疯般寻找公主,数月未果。

    国公关得住公主的身子,关不住公主日渐膨大的肚子。终于有一天,公主带着侍女,逃了出来,可怜当时就要临盆的公主,如何仓皇地跑到了大雍和蒙兀的边境呢?每每想到这里,真叫人欲泪。

    当时已然脱力的公主,护住肚子,眼里滴血,哀求已然追来国公放她一条生路,待她生完孩子,交给太子,一定回来领死。国公不听这话还好,一听目眦句俱裂,直接令禁军乱箭射杀公主。待到听到消息的太子赶到,已是两天之后,奇迹的是,太子找到公主尸体时,公主身边居然有一个婴孩,脐带尚连着公主。这孩子就是后来的圣宗皇帝。

    关于这一段,我一直有些疑惑,比如听说高宗皇帝儒雅得不得了,怎么可能和瑟弥惹未婚那啥呢?后来想想,公主毕竟接受的不是儒家教育,没那么多礼仪束缚,也许是瑟弥惹主动些,也未可知,于是这段释然。还有就是死人怎么能生孩子,后来又想想,一是听说当时有侍女覆在公主身上,想来是护主,这样也许公主当时就未死,二是自己都能借小慎还魂,死人为什么就不能生孩子呢?也就不觉得什么奇怪了,于是这段再释然。

    这个版本也还可靠,所以蛊惑了圣宗,令他成年后,第一件事就是为母报仇,手刃了亲舅舅,血洗了外家,将母亲的故国编入了大雍的版图。

    想想可怕,天子之怒,便是血流成河。

    不知道皇家的人,为什么要给圣宗种下那仇恨的种子,也许,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可以篡改事实的吧。

    其实真正的版本在百姓心中,朔方里蒙兀不远,关于那才70年的历史,在朔方百姓中口口相传,未减丝毫明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