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 许大人官场实录 > 第133章

第133章

800小说网 www.800xs.me,最快更新许大人官场实录 !

    “咱们这次开垦的田亩,可以分配的只有一十七亩,其中沙地十亩,湿地七亩。而上延镇现有乡民,大致估算不错的话有五百余户。如果均摊,每户连一里地都分不到,因此对于我们来说,平均分配肯定是不行的。”

    “而这次开垦荒地,有人出工多些,有人出工少些,有些乡民因为恰好不在家中甚至没有机会出工的,潘镇长都一笔笔的记了。但是若是以这个为标准分配,那些因为事情耽搁而没有出工或是恰好有事而出工少些的自然就不公平了,毕竟开荒这事来的迅速,有些人都还不知道就结束了。”

    一段话说的下面听着的连连点头。有些因为走亲访友或是自己私事离了上延一段时间的更是感同身受。自己只是出去转了一圈,回来了镇子上就多了几十亩田地,自己又没有出力气,万一要是分的时候因为这个不算自己的,那还不得哭死。

    “按户分配和按劳分配都行不通了,而这次上延开垦的田亩一十七亩,这个数字又有些尴尬,说多不多说少不少的,不能平均分,一个人又吃不下,实在是为难。”

    “是啊,是啊~”

    许哲话音未落,就有一堆人连连点头。这新增田亩固然是好,但是这新增的田亩多又不多,少又不少的,给你不好,不给更不好,分也不是,不分也不是。一群大老爷们思量了半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傻了眼。

    许哲看着都撸顺了,便说出自己的建议:“在我看来,这田亩的安置有两个办法。”

    “一种是向着县衙的田亩看齐。仅限上延镇乡民,以市价为标准,谁出银钱谁拿地,出多少银钱拿多少地。之前参与开荒的,可以按着出工出力替换拿出的银钱,具体的标准由大家商议,共同决定。”

    这也是刚才大家一致倾向的一种标准。只是年前刚刚经历地动,又在寒冬腊月的为了相助周边县城,收购了一批竹制品,甜瓜干,再安家商队没来这些东西没有处理之前,家家户户都不充裕。真要实打实的购买,却是有些吃力了。再者说真有银钱的,也可以举着银钱去县衙购地,天生县衙的地皮是所有人都能买,又何苦占了自家的份子。因此大家虽说有这个倾向,却是依旧犹豫不决。

    许哲看着场下犹豫的人群,继续抛出想法:“还有一种。”说到这里,许哲转转脖子,看着闷头抽烟的老潘:“潘镇长可知道公田?”公田之事在江南极为流行,而老潘媳妇又是江南人家,说不得也曾经听说过。

    老潘抬头,看着满脸期待的许哲,歪着脑袋仔细想想:“可是祭田?”公田也叫祭田,江南多富贵人家,或是经商或是从政,总能得到一笔不菲的财产,只是人无百日好,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的家族一定可以绵延万代,永不凋零。

    国人骨子里就透着未雨绸缪的心思,越是富贵人家,越会在意自己身后的百年光阴,也越是会一门心思的做慈善。除了是准备顺水搭桥,接个人情,说不得什么时候得个助力,也有给自己铺个后路的意思。

    公田就是其中的一种。但凡富裕人家,总会在自己的家资中择选一二,购买田亩送归族中,做为族里乡亲的公田。因着平日里没事也不会动用,只有在逢年过节时才会动用公田,一般也只是分给患寡孤独生活开销,因此也称为‘祭田’。

    只是公田虽好,但是非是大家族富贵人家,也置办不起来。不说别的,这几十上百的田亩就这样白白的送予旁人,换做自己,有几个肯应的。因此老潘听着许哲的话,就是一皱眉:“咱们上延清苦,大人若是想要置办祭田,怕是有些难以勉强。”

    若是这十几亩田地置办成祭田,那就成了上延公家的,以后除非丧假婚娶,平日不得动用。好好的田亩,愣生生就这样白放着了。看着是好看,田亩富裕;但若是落到实处,亏得就是乡民了。想到这里,老潘不由几分疑惑:难不成一年多过去了,这许大人终于图穷匕见,想要踩着乡民的血肉刷功绩了不成?

    脑子里纷纷扰扰,老潘有些犹豫。许哲看着犹豫不决的老潘,笑道:“是啊,我们上延虽说不是同族,但是人心齐整,也可以采取公田的方式的。”

    环顾一下石头下面好奇的乡民,许哲笑着解释:“所谓公田,就是把一些闲置的田亩集中起来,安排专人耕种后收获的粮食在分配给族中患寡孤独,以示公平和互助。譬如去年地动,若是我们上延有自己的公田,在这时候就可以将产出暂借甚至捐献给家中遭灾的乡民,帮助乡民度过难关。”

    底下的乡民连连点头,这可是件好事,人这一辈子,哪里有一路顺风的时候,若是自己困难的时候有人可以帮衬一把,说不得自己干活都有底气几分。一时间底下乡民议论纷纷,皆说这法子好。

    老潘看着周围兴奋的乡民,皱皱眉头,磕磕手里的旱烟,待到声音小些,问道:“许大人,这祭田固然是好,大家也舍得卖力气,只是这每年的产出,除了患寡孤独的贴补,剩余的粮食银钱你是准备怎么做的?”

    江南公田,大多以一族为单位,族里公田收获的粮食,除了捐赠给困难的族人用做生活开支,剩余的多是由族长出面,收归族中,冲做公产。但是上延虽说大部分都是潘姓,却不是一族一家,若是老潘也把剩余的粮食收归公产,说不得他今天收了,明天乡民就得打上门去。

    可若是自己这上延镇长都名不正言不顺,那就只有邕城县衙里,县令许大人可以光明正大的看守这笔公产了。可每年这么一比大财入账,不是老潘计较,毕竟心中有疙瘩。想到这里,念着那一年十几两的银钱,老潘还是收了烟斗,做足准备,大有许哲一言不合自己立刻开讲的架势。

    许哲却是没有老潘脑子里这么多转头。亲兄弟明算账,因着出身现代,许哲视野见识非常宽广,也不爱拘泥于这三瓜两枣。当即爽快到:“不需要留存,我们只是借个公田的架势,每年两季收割后,除了支援镇子里孤寡,留足下一季的田亩稻种,剩余的或是按户或是按丁,平均分配便可。”

    说白了,许哲的心思便是建立一个乡村互助合作社。选取一定的田亩冲做公田,大家轮流耕种后,收成除了必要开支,其余皆做为红利平均分配掉。这也是现代乡镇合作社的雏形,借着这个雏形,以后若是做的好了,大可继续发展乡镇产业。

    因着是自家的产业,每年都分自己的红利,乡民们必然会非常上心。从播种到耕种收割,乡镇的老把式带着,也不会出现大问题。而且集中耕种更容易针对每年的市场采取变更。比如若是预测这几年糯米偏贵,公田便可以一次性种植糯米,大批量同一时间上市,不仅可以吸引外来大粮食商户,也能给乡民增加福利。

    而因为土地连绵不绝,全部连接在一起,在一些田埂或是角落,也可以填平填实,继续种植粮食。这部分土地可不在县衙衡量的田亩范围内,算是额外收入。积少成多,许哲现在最缺的便是积少成多的路子。到时候几个庄户把式带着好手耕种,即节约时间,又解放了剩余人手。

    当然,依着许哲现在手里的十几亩田地,想要吸引大粮食商,无疑于痴人说梦。不过即便如此,手里抓取的粮食多了,在未来和收粮商协商的时候也增了几分底气。

    若是成果显然,以后许哲还可以尝试着以上延为基准,全面协调邕城所有乡民预售的粮食,就像是皮货节一样,将邕城所有富裕的粮食以一个集团的形式对外销售,既省时省力,又能打出价格,防止谷贱伤农。

    许哲这边对着下面的乡民细细解释,老潘看着石头上面色和蔼的许哲,才发现是自己给想差了,脸上不由闪过几丝黏然。好在他皮肤黑,大家也看不出来。当即打起精神问到:“那这具体的章程在哪里呢?”

    许哲看着老潘嗤嗤一笑:“大致的流程我已经写好了,一会就拿给大家看。但是这具体章程嘛,我就不掺和了。这就还要大家细细商议了。”

    开玩笑,前世今生几十年,许哲就没有下过地,勉强能够区别稻子和麦子,也是托了同寝室一个乡下学生的讲解。因此对于许哲而言,空口谈谈,大致讲讲还可以,若是具体到今年种什么,明年收什么,什么时候放水什么时候插秧施肥,那就真的抓瞎了。

    与其自己瞎指挥,外行指挥内行,最后把大家都带到沟里,不如在开始的时候就放手,由着大家自己琢磨。都是几代耕种的老庄稼汉子,便是一个人有偏差,偏差个一年半载的,也不能大家都有偏差,年年都有偏差啊。

    因此对于这个章程,许哲是真的没有细写,只是大致的圈了几个方向,由着老潘他们自己琢磨。反正就是农村合作社的形式,将这半多不多的田亩直接化做上延的公田,大家一起耕种收获,再按劳按丁平均分配。

    许哲想要担任的,就只是一个协调官的角色了。